罷兵再三,而此時,在蜀地,一種奇怪的現象出現了,不知在什麽時候,蜀中的臣子們變得異常懶散,而這樣的境況,已經出現好幾天,如此的信息很快就傳到三軍統帥,正在備戰的韓信耳中。
大漢陣營,帳幕亭會,眼下的劉邦不再是那位官職微弱的劉亭長,而是雄踞一方的漢王劉公,從此刻起,在我們麵前的劉邦,無論是身形還是氣質而論,越來越具備王者的氣魄,感受著人生的小巔峰,劉邦喜悅萬分,但是比起西楚霸王項羽,漢王還是要遜色許多。
當然此時此刻不止是劉邦的氣質會遜色項羽,就連劉邦麾下的將帥們都是個個懼怕西楚,其劉邦本人見到項羽更是如同耗子見到貓,恐懼萬分。
項羽的西楚大軍,號稱無敵之師,別說是漢軍害怕了,就連整個中原的各路諸侯,都聞楚色變,膽戰心驚。
而西楚立威於天下的一戰,非巨鹿之戰不可,值得一提,其中玄乎的破釜沉舟,更是千秋難得的以少勝多教材,項羽也因此一戰成名,以數萬的西楚兵力,壓倒性的痛擊大秦主力章邯、王離的四十萬秦軍,如豺狼一般的西楚將士們,痛擊王離所部二十萬精銳。
由於而巨鹿之戰創下了華夏文明史上,一頁精彩的以少勝多戰役,也因此,出現了破釜沉舟一詞,被後人所牢記,並加以三十六計中的運用。
當然眼下,對於大漢劉公而言,最強大的敵人也許並不是西楚霸王項羽,而是自己的這一幫子,聽見項羽之名就聞風喪膽的文臣,所以,真要想東進中原,最主要的不是韓信能夠讓主公多麽認可,而是要征服朝會之中,那幫子膽小的元老之心。
此時,漢王劉邦穩坐於朝會正中央,微笑之中略顯幾分尷尬,當然,有些事情,不說也不可,察言觀色片刻,隨後,劉邦帶著鎮定情緒,並故作一板正經道:“我大漢軍隊乃正義之師,除暴秦爾等功不可沒,但如今,天下初定,還有諸王紛爭,所以,黎民百姓之苦,我漢軍不得不伸張正義,龜縮蜀中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