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之間,劉邦所疑慮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原因,因為韓信的能力確實一般人不敢否認,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其實單單看其眼神就可以看出的,再加上韓信本來就不同於常人,又加上從小就是受到尉繚子的指導,而尉繚子所教導出來的韓信可並非等閑之輩,尤其是在晚年,尉繚子也自語而過,論道韓信的軍事才能,這可是天生的,所以能夠得到尉繚子這樣人物的大力評價,可見韓信非同尋常。
隨後,韓信本來之語言,從外人看來也許隻是一位愛吹之人的戲言,但韓信所要做但事情,確實都已經辦到了,一步一步的展現出了自己兵家詭道精神。
所以在此時劉邦的擔心是對但,麵對難以捉摸韓信,劉邦頓時顯得束手無策,當然,看起張良,從眼下而言,確實是一位足智多謀的智士,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張良當年歸入劉邦的軍中也沒有扭轉西楚霸王的無敵之位,而韓信還未出山,就使得西楚大軍的不敗戰績擁有的黑暗敗北,這很難讓人想象,張良是否能力不及韓信。
當然對於兵神詭道的韓信,其實韓遺作為貼身侍衛也很難完全了解韓信,雖然與韓信形影不離,但也無法完完全全讀懂韓信的內心,也許,正因如此,西楚眼下的能臣田杜,也一直是在韓信的掌中被愚弄,當然最可笑的是,田杜明明是被韓信玩弄於鼓掌之中,卻還自以為是的覺得在破解韓信的各種計策,溫水煮青蛙,殊不知死。
說到另外一位,當然屬漢臣蕭何,此人善於研究人心,揣摩他人所思所想,所以才出現了我們故事開篇的蕭何月下求回韓信一幕,而這一幕也許,就會使得韓信全力以赴的為大漢賣力,而這樣的舵能夠控製到什麽時候看,當然蕭何自己也不太清楚,如此的大能者,對於其掌控,眼下是有利益驅使,但是一旦利益消失,友情沒有的時候,又會如何,蕭何自己也不敢過多的評價什麽,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的努力控製韓信,對於韓信此時在中原的一番折騰,蕭何肯定是有所聞,而這時候就在三秦之地,蕭何一人坐在池塘邊,久久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