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山炮場所發出的隆隆炮聲,大概是泉州人能聽到的最安心的聲音了。
大東山炮場的工地以跑馬量地,方圓十裏皆歸炮場,方圓二十裏生人回避。
數以百車計量的礦石、五金鐵錠自四麵八方來,運入大東山工地。
大東山新建鑄造場十座,日夜鑄造新炮。
一個穿著大明官府的西洋人誠惶誠恐對武國侯道:“見過侯爺。”
“湯若望。”朱坤儀冷冷道,“你已試過新炮了?感想如何?”
湯若望拜服道:“射程、威力、精準、射速均勝過微臣所製紅夷大炮,也勝過微臣所知的西洋大弗朗機。許記工坊,無愧天下第一。”
朱坤儀道:“圖紙、製作工序、發炮流程你都已詳熟,可著令工部,督促匠人在京師加緊鑄造。”心思有千結百轉,都化作一絲得意。該死的許三寶,你當我一定要靠著你麽?朝廷自己也能鑄炮了,你再對我無禮,我就打你的板子,打到你變乖。
湯若望卻磕頭急道:“侯爺贖罪,微臣做不到。”
朱坤儀大怒:“為何許記一個民辦工坊可以辦到的事,工部司卻辦不到?”
湯若望道:“許記工坊實為天下第一工坊,有兩點乃是當今朝廷無法做到。”
“你說。”
“一是技術經驗。下官所學冶金知識,源於意大利教會,是二十年前的普遍技術,如今已經明顯落後於西洋諸強。而許記工坊的冶煉技術已經高於我,這一類人才,在工部是沒多少的。莫說別的,從這裏撿一塊鋼錠回去,要分析其鐵種構成,也萬難做到。縱能同樣開爐,也無法得到同樣的炮鐵。”
朱坤儀怒道:“不是都記錄清楚了麽?”
湯若望但笑不語。控溫時撒一把催化劑,分量差了少許,撒的早了十秒和晚了十秒,風箱多吹了一下少吹了一下,出爐之後那便是兩種鐵,韌性硬度完全不同。工匠素來都是憑經驗的,有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記錄爐內數千度高溫,若說把經驗抄回去,這個怎麽記錄?光是要掌握這個技術就要一年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