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學生心中充滿了疑慮,但是李麗質和長孫思怡卻是教得極為認真。
漸漸地,孔穎達和李綱兩人也漸入佳境,將心中的顧慮徹底給打消了。
“這個c是平舌音,這個ch是卷舌音!”
“l是邊音,n才是鼻音……”
“你們怎麽這麽愚鈍呢,ing和in怎麽讀成一樣了啊。”
隨著教學繼續,李麗質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多,整個書房都充滿了她的聲音。
說起來,李麗質和長孫思怡年紀比較小,正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所以她們剛剛很快便能將聲母表和韻母表學會。
但是孔穎達和李綱就不一樣了。
他們年紀大了,要讓他們學習新鮮事物自然難度就有些大了。
尤其是李綱,相比孔穎達年紀更大學起來就更慢了。
而且相比孔穎達,李綱在學拚音的時候還有一項劣勢。
那就是孔穎達是曲阜人,平日裏說話便是說的中原官話,和李佑交的拚音發音類似,基本上也隻是音調的問題。
而李綱是河北觀州人,說話用的是冀魯官話,雖然也都是北方官話,但是差異就要大上許多了。
其實這也是李佑並沒有自己推廣拚音的一個原因。
漢語拚音的基礎是普通話,現在唐朝官方語言稱為雅言,屬於“河洛音”,和漢語拚音的發音基礎普通話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如果沒有這些大儒來推廣的話,李佑自己傳播,無疑會被當作異端,受到各種排擠的。
看到兩名大儒牙牙學語的畫麵,李佑不由得心裏感歎起來。
【推廣普通話,任重道遠啊!】
【真是佩服當年始皇帝嬴政為了推行統一文字,不惜焚書坑儒的決心。】
【也正是因為有了統一的文字,中華民族才能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
【幾千年中麵對外敵的不斷入侵,甚至被不同異族所占領長達百年,但卻還是能夠牢牢的團結在一起。最後還將這些不想走的少數民族全部同化了,這便是秦始皇被很多人稱為祖龍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