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裴矩怒闖楚王府,之後又被轟出去的新聞便傳遍了整個長安。
頓時,整座長安城內,一片嘩然!
無數的信鴿衝天而起,飛向大唐的不同方向。
各大氏族之人都將長安發生的一切回報給自家家主,而李佑的名字也通過這一封封的家書,出現在了各大世家家主的眼中。
不過,對於李佑,各大世家還是比較冷淡的,在他們看來李佑仍然是一個不被看好的平庸皇子,隻不過是被李世民當個棋子拿來試探各家的態度。
在世家眼中,李家宗室和河東裴氏的反擊並不是一個小孩子能夠抗的下來的,兩天之後的大朝會,便會將他打回原形。
然而長安的震動,卻並沒有影響到李佑。
第二天,睡醒之後他就又去東市做好事去了。
有小櫻在,兩天後的大朝會,他是無論如何逃不掉了。
既來之,則安之,李佑也就不再為這件事煩惱了。
想到之後或許再也沒有如此逍遙日子,李佑可是格外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然而李佑的好日子也隻過了一天,第三天的清晨,一大早有人便敲響了楚王府的大門。
李佑雖然沒去戶部報道,戶部的人卻還是找上門來了。
這一次來的,又是一個老人,尚書左丞戴胄。
戴胄,唐太宗即位後,遷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諫,遷尚書左丞。
尚書左丞便是左相杜如晦的助手,官位雖然與六部侍郎相當,但話語權卻是堪比六部尚書。
而戴胄會出現在這裏,也在李世民在背後下的功夫。
李世民剛剛登基時,戴胄就提出朝廷每逢水旱災害,全靠國庫撥糧賑災,但國庫存糧有限,遠遠解決不了問題。
戴胄可以說是少有的主張大力發展農業的六部官員。
因此當李世民準備派人推廣土豆的時候,第一個就想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