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滶揮舞著骷髏狼牙刀,踩著人頭,飛到戚英頭上,劈砍戚英的頭頂。
戚英在亂軍中,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氣力從空中傳至頭頂,這股氣力隻有內功深厚的人才能敏銳感覺到。
他槍隨心動,舉槍橫擋。
“嘭”的一聲,兩種兵器相碰,一股強烈的氣波如無影的氣泡膨脹炸開。
氣浪把周圍的士兵都震倒在地,也把汪滶的頭發震得倒豎。
汪滶居高臨下,重力加內力,把戚英的雙腳壓進土裏三寸。
戚英虎口發麻,硬扛著把汪滶頂在空中。
他驚訝自己遭遇到了敵軍的高手,禮尚往來,他立刻還招。
他旋身一閃,人影變化,出現了虛實三個人影,百鳥朝鳳一般從三個方向刺向汪滶,變招就是一刹那間的事。
汪滶原名毛海峰,從小好鬥不受管教。
他十歲那年欺負孩童時,被汪直看上收養為義子,改名為汪滶。
汪直交往的高手多如雲,汪滶酷愛學武,尤其酷愛刀法,汪直請身邊的高手都教教汪滶。
汪滶沒有具體師門,都是從這人學一招,那人學一式,憑著自己的天分練成了一套沒名字的刀法,在海盜群裏鮮有對手。
他感受到戚英從幾個方向朝上的攻擊,腳板借著槍勢,扶搖而上,在空中幾個翻滾,又落在了戚英的身後,橫砍戚英的腰部。
戚英既會家傳的戚氏槍法,也會師父恒智教的虎門槍法。
戚氏槍法是戚英的先祖明威將軍在大明開國的戰場上,逐步升級改造而成。
虎門槍法以楊家槍法為主線,加入了羅家槍法的回馬槍。
這兩種槍法各有特色。威力也各有不同。
要說兩種槍法的不同處,那就是戚氏槍法的特點在“掃”和“擺”,在人多時,用戚氏槍法殺敵較多。
明威將軍當年麵對著成群的騎兵,橫掃能殺一大片,“掃”殺眾敵很有實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