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師把四名黑衣人的相貌畫好,問柴三道:“他們是不是這個樣子的。”
柴三豎起拇指讚道:“師傅不愧是台州城有名的畫師,畫的人像和我白天見到的真人一模一樣。”
戚英看了看畫像,驚歎畫師畫得逼真,道:“這四名黑衣人的年紀差不多,都二十多歲,像練武之人。”
畫師道:“按照柴三的描述,四人就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畫師拿到了兩鬥米的獎賞非常高興,這是戚英給他的辛苦費。這個時候台州城的糧食比金銀都值錢。
台州城的糧庫本來是黃大節在把管。他自從出城作戰失敗後就無心處理軍事雜務,把全城軍糧的主管權交給戚英,隻保留市民的口糧調配權。
翠翹看到戚英掌管軍糧也沒有辦法,沒有了張敢和陸勇,黃大節對那些副千總不放心。
那些副千總曆練太少,處理不了這些大批量的雜務。戚英就成為了最合適的人選。
戚英掌握了軍糧,處理軍事事物就方便多了,請人辦事和獎賞士兵都有了一定的實物基礎,官兵官吏也在一定程度聽從和配合他了。
畫師離去後,他問柴三:“那四個黑衣人市民證的住址記下來了麽?”
柴三回答都記下來了,然後把四個黑衣人的市民證住址寫在紙條上。
戚英請來小吏給他看紙條上的住址。小吏看後道:“這四個住址我清楚,主人我也有印象。
第一個人住在東巷叫小闕,是一個二十三歲先天患有癡呆症的男人,親戚朋友那一欄是空的,說明他無妻無兒無女不被人關注。
兩個人住在西巷,是外地客居此地的遊客,都是二十多歲的青年男子,親戚朋友一欄也是空的;
還有一個人住在南巷,是個光棍,父母早逝,親戚搬到外地去了,親戚朋友那一欄也是空的。”
戚英聽後大驚失色,拿出畫師的畫像問小吏道:“難道不是這四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