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朝海患

第十三章:分敵之計

岑港有一個石牆築成的要塞,高兩丈,要塞建築結構和城牆一樣,有垛口和瞭望塔。

要塞離岸邊有半裏的距離,有兩個大門,一個是陸地大門,一個是水門。

陸地大門進去一裏就到達了集市,水門進去可以停靠戰船。戚軍和俞軍的船就停靠在裏麵。

要塞上麵有炮台,有佛朗機六十門,虎蹲炮五十門,紅夷大炮二十門。

虎蹲炮射程短,炮彈威力弱,適合攻擊靠近海岸的敵船,和搶灘登陸的敵兵。

佛朗機炮射程遠威力大,可以有效攻擊遠處的敵船。

紅夷大炮長且笨重,射程是佛郎機炮的三倍,炮彈用的是實心彈和開花彈,威力超強,是徐惟學的鎮島重器。

辛六郎指揮倭軍,朝岑港要塞一頓炮轟,岑港火光衝天。禮尚往來,徐海下令要塞炮台開炮反擊。

岸炮的炮彈落在倭軍船隊中間,炸得海麵冒出朵朵水蘑菇,激起的海水如下雨般落下。

岸炮大多落在水上,辛六郎船隊扛了一陣雨水後撤退而去。

看到辛六郎撤退了,戚英長籲了一口氣,感歎道:“倭軍也怕岸炮,不敢近島。”

徐惟學聽後,把嘴巴躲在煙鬥後麵偷笑。

次日,辛六郎的船隊又來炮轟岑港。

岸炮又是一頓反擊,辛六郎淋了一陣海水雨後又撤退了。

一連這樣進行了幾日炮擊卻不攻島,給守島明軍造成了不少煩擾。

俞大猷和戚英在要塞上查看炮台戰損情況,徐惟學和徐海跟在兩人後麵。

戚英發現要塞經過幾日的對戰,除了牆磚被炸碎一些,炮台幾乎沒有什麽損失。

他驚訝道:“這倭寇的命中率也太差了吧,竟然打不中炮台。”

徐惟學和徐海聽到後,都捂著嘴偷笑。

俞大猷卻忍不住了,感覺倭寇在搞什麽鬼。

他向徐惟學建議,明日俞軍,島軍和戚軍,三軍一同出海和倭軍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