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忽如一夜風雨驟

第八章 赴京趕考中探花

人若專注,時間過得必快,仿佛眨眼間,已是六年。除《女則》、《女戒》、《女史箴》、《女孝經》等必讀書目外,周小娘還精讀了《資治通鑒》,思想和見識不可同日而語。

其時,乃天啟二年,周小娘滿十二歲了。

到了這個時候,陳仁鍚的傳授不再采用“填鴨”的方式,而是先把欲傳授的內容交於周小娘,讓她先去讀去悟,待她自覺有了感悟,再尋他辯論,由他視辯論的情況決定是否傳授新的內容。

周小娘沒有多少閱曆,反倒少了經驗的束縛,辯論時隻管引經據典,常常弄得陳仁鍚無言以辯。

陳仁鍚滿心歡喜,為了增長周小娘的見識,遇有這等情況,就請文震孟等一幹名士過來共同參與辯論,文震孟等一幹名士竟也束手無策。

這日,師徒兩人正在辯論,文震孟一步闖了進來。文震孟一向輕繁文縟節,進陳家從不用下人通報。所以,見他進來,師徒兩人並不感到意外,但見他一臉喜相,一齊轉向了他。

他卻不說話,自去坐了,接過下人獻上的茶,輕呡了兩口,才道:“今秋逢大試,不知陳兄可曾已有準備?”

陳仁鍚沉思著道:“還是算了吧,陳某就不去湊這熱鬧了。”說完,竟是一臉的不甘。

文震孟不解地看著他道:“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可是咱們這些文人的宿命。陳兄滿腹文章,才高八鬥,因何這樣說話?”

陳仁鍚歎了口氣道:“文兄所言,陳某焉能不知?想必文兄也知道,陳某已連續七次名落孫山。

陳某自問非狂傲之徒,但陳某自信這七次名落孫山皆非因陳某的文章不好,而是因為陳某不肯跟其他的考生那樣去給主考官送銀子。

陳某也想賣與帝王家,但做人須得有風骨,這是陳某做人的底線,陳某寧肯死也不會去行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