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們的都尉爺爺說得很對。
我西域都護(總督)甘延壽,與校尉(副指揮官)陳湯,那時就是充分地抓住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秉承兵貴神速的宗旨,才一舉破敵,痛殲了賊酋郅支單於的。”
舂陵(孝)侯劉仁,接著前麵的敘述,又繼續有條不紊地講了下去。
“說實話,賊酋郅支單於那時的情景,並不樂觀。他們的處境和軍事力量,並不適合與我大漢朝廷為敵。
郅支單於君臣橫挑強鄰,純粹是自取滅亡。
可是,郅支單於狂妄自大,錯判了形勢,他橫挑強鄰,最終把自己老命也搭了進去。
當時匈奴汗國的處境,是內外交困,天災人禍不斷,對北匈奴郅支單於極端不利。
從五鳳元年(公元前57年)的七月開始,匈奴汗國就發生了多年的內亂。
匈奴汗國國內動**,民不聊生。禍不單行,天災和瘟疫也接連發生,更是雪上加霜。
為了爭權奪利,爭奪汗國的王庭,及拓展各自的地盤,匈奴汗國各部的首領酋長們,不斷大打出手,互相殘殺,讓匈奴汗國的處境更加危險。
匈奴汗國逐漸開始走向了衰微之路,不再是從前的塞外強國了。
在這種情況下,橫挑強鄰的結局可想而知。”舂陵(孝)侯劉仁評論道。
2
“的確如你們的侯爵爺爺所講的那樣,匈奴汗國國內,當時是內憂外困,並不適合與大漢為敵。”
前巨鹿都尉劉回,等舂陵侯劉仁歇息的片刻,也為孩子們分析當時的形勢道。
“匈奴汗國那時是四分五裂,內憂外困。
東部,有姑夕王及左地(匈奴東部地區)貴人擁立的呼韓邪單於占據;
西部,有右賢王及左大且渠都隆奇擁立的屠耆單於占據。
這年七月,屠耆單於派遣部將右奧鞬王及烏藉都尉兩人,駐守東部邊境,負責去防禦呼韓邪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