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巨君啊,立嗣問題,關係重大。朕聽說,陛下當初準備冊立定陶王為皇嗣之時,你並沒有發言阻止,這究竟是為什麽呢?”
長樂宮裏,皇太後王政君親切和藹地與前來拜見的侄子大司馬王莽私聊道。
“稟告陛下,臣以為,作為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凡事應該以國家為重,個人的恩怨好惡,不能夠超越國家的利益之上。
臣確實清楚地知道,陛下與朝中文武大臣,大都一直屬意於定陶王。
定陶王雖然年青草率,但卻好學聰明,也沒有犯下什麽大錯,而且是皇帝陛下喜愛的親侄子,於情於理於法,都非常合適,臣怎麽能夠反對呢?”王莽辯解道。
“巨君以國家大事為重,朕心裏非常欣慰。朕擔心憂慮的是,傅昭儀那個老太婆,心術不正,專橫強勢,如果他們祖孫進來主事,恐怕借機專權,最終尾大不掉,難以克製,那就悔之晚矣!”皇太後王政君憂心忡忡地對王莽說道。
“太後陛下放心!這不過是為了朝廷安定大計,未雨綢繆的決策而已。皇帝年紀青青,又正當壯年,總會有自己的親生嗣子。傅太後祖孫,最終注定會空歡喜一場的。
此次立嗣,不過是為了穩定帝國、回應天象變異的一項權宜之計,陛下有什麽擔憂的呢?”
王莽已經聽過劉驁曾經有過嗣子的傳聞,對劉驁後繼有人依然充滿信心,遂安慰姑姑王政君道。
“但願祖宗神靈保佑,真如巨君吉言,讓我大漢後繼有人,綿延百世!”
皇太後王政君似乎也對自己的兒子劉驁誕育後裔充滿信心,很快就相信了王莽的安慰的話語。
自此,立嗣問題,再也沒有阻礙。
2
中山王劉興,得知自己的侄子劉欣入繼大宗,成為劉驁嗣子和繼承人,自己入籍大宗的希望落空以後,不禁有些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