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大宋當皇帝

第二十三章:三英戰呂布

芙蓉坊裏的喧嘩漸漸散去,青年才俊們意猶未盡底談論著剛才的花魁賽,而在曆經三年的韜光養晦之後,醉月閣的老鴇子青梅娘看著高高掛在牌坊前那一盞金色的燈籠喜極而泣。

那是代表著花魁歸屬的燈籠,醉月閣可以懸掛一年,直到明年的中秋前夜才會撤去。

縱然玉宇瓊樓的楊家姐妹歌藝了得,為了這一次比賽還請了廣陵三傑之一的宋彥淳新作了一首詞,宋彥淳的這一首《西江月》辭藻華麗,五十六個字將廣陵的奢靡描繪得淋漓盡致,這樣一個完美的組合依舊敗在了花翎語的《奔月》之下。

這一段《奔月》,花翎語采用了舞蹈與民間雜耍相結合的表現手段,舞台上的花翎語一襲白衣,衣袂飄飄,被一根幾乎與舞台背景相融合的繩子吊上了半空,那幾欲乘風歸去的姿態,配合上空靈的伴奏,仿佛那便是飛升而去的嫦娥,令人歎為觀止,再加上她的節目更加應景,這個花魁,花翎語當之無愧。

醉月閣內高朋滿座,都是祝賀花翎語奪魁的公子少爺們,玉宇瓊樓那邊是沒人去了,因為她們需要去吳家磚橋準備,即便魁首花落旁家,但是那一首二十四橋簫曲依舊是玉宇瓊樓的保留節目,廣陵青樓的霸主地位是不會因為一個花魁而輕易易主的。

而今晚最大的看點,便是三家詩社的聚集地點選在了同一處,這似乎是在大宋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一次大聚集,至於其中的緣由,隻怕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自己三人的友誼賽可以改日,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

在全然不知自己已被廣陵文壇視為敵手的唐鈺此刻正坐在畫舫裏輕搖著紙扇,白漁兒伸出手去采那邊水裏的紅菱,雲采菱與自己那名叫紫月的貼身丫頭說著悄悄話,一切都是那樣安靜怡然。

倒是後麵的芙兒與另一位雲家小少爺不時地爭吵兩句,那雲家少爺便是前段時間吃豆子米嗆到了氣管,被唐鈺所救的雲家六少爺雲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