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名白發皓首的老人拄著拐杖顫巍巍的走了過來,無論是什麽朝代,就連最黑暗的元朝在柴尺的記憶裏對老人都是比較尊敬的。
四周的人紛紛給老人讓出了一條路,讓他慢慢的走到了告示的下麵,似乎是對於老者的呼喊聲有了同感,四周的百姓各個都紅了眼睛。
老者**的嘴唇艱難的讀完了告示,其中不少的人都在旁邊為老人解釋,等到老人看完後終於再也忍不住了,一聲淒厲的嚎哭聲讓聞著動容。
老人丟了拐杖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附近的人也沒有人去勸他,反而有人陪著老人掉下了眼淚。
知道內情的人道出了老人的心酸,老人一生有七子九孫,當年橫掃六國的時候,七子死了六個,等到統一了,原本想著過個太平日子,可是沒有想到戰亂沒了,徭役卻來了。
僅剩的一子帶著他的四個大孫子去赴徭役,一去三年沒有音訊,家裏的剩下的五個半大的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地裏的活小孩子還幹不動。
這可讓老人吃盡了苦頭,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嚎啕大哭。
也許這些人在艱苦的歲月裏隻會咬著牙忍受著,但是堆積在心中的怒火會在某一個時候將這個國家燒的七零八落。
幸好這個時候《大秦令》讓這些人的怒火得到了釋放,在大秦統一的十年後,他們終於迎來了最大的變革,大秦的這片天地終於要變得燦爛起來。
眾人在下麵開始了交頭接耳,他們都在打聽這件功績到底是誰做下的,畢竟能做出這種好事的人,那一定就是神仙派下來解救眾生的。
李戡這個時候的眼神真的是充滿了佩服,對於眼前的這個中丞是由衷的感到敬佩,沒錯就是這個看起來非常年輕的家夥,搞的這個變法,如此一來他將聲名遠播。
廣場上的人們紛紛的打聽這個事情究竟是誰做的,對於給他們好處的人,百姓們絕對不會忘記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