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大宋有靠山

第十六章 知己

大宋朝的皇帝,自徽宗這個軟蛋昏君以後,幹啥啥不行,琴棋書畫第一名。徽宗皇帝的瘦金體獨步天下,趙構這個皇帝也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

皇帝都這麽癡迷於藝術,民間的藝術成就自然就更高了,趙構時期的翰林畫院就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畫師。趙璦來到畫院的時候,正巧遇到趙伯駒在揮毫潑墨。

“伯駒兄,別來無恙啊。”趙璦一拱手。

此時的趙伯駒年方二十五歲,也正正值青春年少的年紀。看到趙璦來了,他不由得一怔,放下了手中的畫筆:“小王爺?”

很顯然,他沒有想到趙璦居然會來找他。太宗這一脈在靖康之難中傷亡殆盡,而太祖趙匡胤這一脈則風生水起,宗室成員達上千人之多。趙璦是個王爺,平日與趙伯駒並無太多來往。雖然二人都是宗親,可並不是很熟。

“伯駒兄,你畫的這是什麽?”趙璦忍不住問。

趙伯駒剛停下筆:“這是官家讓我畫的江山秋色圖,小王爺你來看看,這畫的怎麽樣。”

對於藝術,趙伯駒倒是很熱情。江山秋色圖是他的得意之作,今日正好完成。而恰巧小王爺的到來,趙伯駒非常想找人分享這份喜悅。

趙璦拿過這幅絹本畫,仔細的打量了起來:“嗯,筆法剛勁秀潤,且充滿靈動之氣。畫筆尖細,但並不軟弱輕浮。即使烘染重彩,卻始終保持著線條的清晰度。北方山水,群峰綿密,層巒疊嶂,長河曲折蜿蜒而遠逝,後卷崇山峻嶺,錯落連綿而如龍脈,起伏顧盼,開合揖讓,虛實相生,盤桓而上。果然是佳作,伯駒兄,佩服佩服。”

趙璦隻是隨口一說,沒想到趙伯駒卻是大喜過望:“小王爺才是厲害得緊啊,一眼看出我這畫的技巧來。那你再點評一下,這幅畫的特別之處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