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大宋有靠山

第十四章 再宣

有人說,明亡與龐大的宗室,當然這句話是有失偏頗了。但明朝需要巨大的財力來支撐龐大的宗室開銷,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大明中後期,龐大的宗室就已經成為了國家最大的財政負擔之一。

大宋朝就不會有這個負擔,宋承唐製,宗王繈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實亡,無補於事。降至疏屬,宗正有籍,玉牒有名,宗學有教,郊祀、明堂,遇國慶典,皆有祿秩。所寓州縣,月有廩餼。至於宗女適人,亦有恩數。然國祚既長,世代浸遠,恒產豐約,去士庶之家無甚相遠者。靖康之亂,諸王駢首以弊於金人之虐,論者咎其無封建之實,故不獲維城之助焉。

宋朝宗室規模龐大,但宋朝宗室並沒有像明朝那樣造成嚴重財政負擔,也沒有發生藩王犯上作亂的事發生。

宋朝宗室身份,隻是一個身份,並沒什麽特權,而宋朝對於宗室從前各種政治經濟活動也沒有限製約束,宗室同樣可以參加科舉、做官、從前商業,反而收到了比明朝更好的效果。

比如這個趙伯駒,他在民間隻是頂著一個皇叔爺的名號,其他一無是處。靖康之難後,剩餘的宗室南渡,以太祖趙匡胤留下來的宗室居多。

趙伯駒與其弟趙伯驌流落杭州臨安城,以賣畫為生。趙伯駒以畫扇為趙構賞識並予召見,曾官至浙東兵馬鈐轄。後他們進入翰林畫院成為禦前畫師,而趙伯駒兄弟二人深得皇帝趙構的信任。趙構甚至於允許他們隨時入宮覲見,可謂無上恩寵。

禦前畫師是“禦前畫院”的真實紐結,官階不高,卻職任親近。高宗、吳皇後、孝宗、光宗、寧宗、楊皇後、理宗等南宋帝後,對李唐、蕭照、馬和之、馬興祖、馬遠、馬麟、李嵩畫跡的臚注詩題,與畫中簽署的“臣”字款,證明禦前畫師奉敕作畫之頻繁性暨君臣互動的親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