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到李嚴,他就自動想到了最差的情況,比如……魏軍援兵來了。
唯一讓他好奇的是:真有魏軍援兵,會派遣多少兵力過來,指揮者又是何人。
他並不懼怕魏軍援兵,橫豎隻要揍回去就行了。並且,他有自信:他能指揮蜀兵擊潰魏軍援兵——他朝李嚴使個眼色,示意李嚴不必著急。然後,他麵帶微笑,對一眾隴西郡世家子弟們以及相關吏員們頷了頷首,許諾道:
“爾等深明大義,願意舉郡來投奔我蜀國,實為明智之士。此等俊傑,我蜀國陛下一定會不忘記諸位的功勞,請諸位安心地等待,我會盡快地寫好奏折,上表爾等的貢獻,相信陛下定然不會虧待爾等。”
場麵話說得甚是漂亮,眾人無不動容道:“多謝丞相,此乃我等分內之事,實乃舉手之勞也,願蜀國繁榮昌盛!”
禮尚往來地,眾人也非常恭敬地讚美丞相和蜀國、蜀軍。
李嚴站至不遠處,聽著兩方各種客氣言辭,嘴角抽了一抽,有心想要說些甚麽,卻甚麽也沒說。再瞧自家丞相,卻是淡然一笑,開口道:
“對了,為了慶祝隴西歸蜀之喜,明日我會擺酒設宴,宴請諸位的到來,還請諸位莫要推辭啊?”
眾人麵麵相覷,亦異口同聲道:“不推辭,不推辭。”
滿意地,他點了點頭,又道:“那麽,我便期待諸位的到來!如今,天色漸晚,且我蜀軍新入隴西,還有不少瑣事需要處理,諸位若沒別的事情,就請散去罷?”
眾人拱了拱手,告別了他,便逐個地散去。
至此,他才抽空地看向李嚴,而李嚴走上前來,張了張嘴,正要稟告,卻又被對方打斷——“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他阻止了李嚴,並將目光轉向唯一沒有離開的隴西暫代郡守徐庶,友好地問,“元直,你該清楚郡府之中,哪裏合適議事罷?勞煩你帶我和正方前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