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天聰八年),皇太極得知豪格和談未果,多年籌謀建立的情報網絡毀於一旦,極為震怒。五月二十日,命前鋒將領梅勒章京圖魯什、正白旗固山額真昂邦章京阿山等將領先行開拔。五月二十二日,皇太極親率大貝勒代善、貝勒阿巴泰、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嶽托等將領出征。
一個月後,金兵會師於宣大長城外。金兵七萬,攜數萬蒙古藩兵,總人數十餘萬。營寨綿亙山野。隨後,金兵分四路攻擊朔州、大同、宣化、代州等地。飽掠三月,掠奪金銀無數,牲畜、百姓無算。於八月底方才撤軍。
宣大一帶戰火紛飛的三個月,卻是楊易最為平靜愜意的日子。沒有人再追著他“亡命天涯”。日子過得平凡而溫馨。他一直住在養殖場,潛心打理著自己的“養殖”事業,偶爾去趟永平城。養殖場請了人手,也不用自己做多少事。除了最開始忙碌一些,養殖場走上正軌之後,把活兒都交給手下去做,自己也能多些時間“享受”生活。閑暇之餘,楊易喜歡躺在榕樹下的躺椅上喝口茶,閉目養神。這種慢節奏的生活,楊易很享受。沒有壓力,率性而為。
楊易給自己列了一個體育鍛煉計劃。每天跑步五公裏,並自己製作了簡單的杠鈴,啞鈴、單杠等簡易器械。每天早晚運動一下,感受下“揮汗如雨”的愜意。
楊易能夠如此休閑,得益於自己建立起完善的製度,實行個人負責製。大家按部就班操作就是。自己好歹也是個老板,事事都讓老板操心,還叫老板麽!也多虧有幾個得力手下,省卻了雞毛蒜皮的繁瑣事。
這三個月,虎子和小伢子把“冷飲”生意經營的風生水起,淨賺百兩銀子,與何大合股的皮革生意依靠著優良的製劑打開了市場,訂單越來越多,口碑也越來越好。在楊易的極力主張下,作坊的規模由原本幾人的家庭式作坊擴大到五十人的規模,月利潤達到兩百兩,隨著天氣轉寒,皮革生意將會迎來產銷旺季。形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