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黃有發談的很順利,楊易很興奮。目前靠著雪糕這小“生意”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皮革生意因為季節問題,目前不會有明顯的效益,但楊易相信到了冬季,生意絕對好。現在如果能再把養殖場辦起來,那麽自己在這個時代也算真正立足了。做養殖場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亂世裏,什麽最寶貴,糧食。種莊稼耗時太久,產量還低,不如做快速養殖,既賺銀子,又能填肚子。大明百姓普遍偏瘦,就是肉食太少,幾近於無,隻要自己的價格實惠,楊易相信肯定銷路好。
回城的路上,“保鏢”胡地打趣道,“楊兄弟,聽說你賣雪糕挺賺錢的啊,還做了皮革生意,現在怎麽又去養雞呢,養雞能賣幾個錢?”
“胡兄,這你就搞反了,那些都是小生意。民以食為天,現在這個世道,能填飽肚子的才是大生意。再說做生意總是有風險的,多幾門生意也不算壞事。而且我辦的養殖場將是整個大明最大的養殖場,”楊易自信滿滿,“你要是在錦衣衛混不下去了,就到我這兒來吧,做個豬倌天天吃肉。”
衛子良眼睛一亮,“能頓頓吃肉,做豬倌也成啊!”
胡地踢了他一腳,“沒出息,大人要是知道了,抽死你。”
回城後,路過知府衙門,知府衙門門口的廣場上,幾十名穿著破舊鴛鴦戰襖的殘疾人,或坐,或躺,或站,個個表情悲憤。
“咦,這是怎麽回事?靜坐示威麽?”楊易好奇道。
胡地見怪不怪了,“你看他們缺胳膊少腿的,穿的又是軍裝,肯定是受傷退役的老兵。十之八九又是朝廷欠著撫恤沒有發放。”
衛子良撇撇嘴,“我們現役的都沒銀子發呢!”
楊易道,“人家為國效力,出生入死的,又受傷了,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朝廷再窮也要按時發放撫恤,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