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自敘性的小說。它裏麵的眾多人物大都是有生活原型的。注意,我說的是裏麵眾多的人物,不是說所有的人物,其中有的角色,比如一僧一道,就是那個癩頭和尚與跛足道人,是不是也有生活原型呢?我覺得那就不一定有,很可能是完全虛構出來的。說小說裏的人物有生活原型,當然也不是把生活裏的人物跟小說裏的人物簡單地畫個等號,誰就一定是誰。前麵已經講過,比如賈赦和賈政,他們的生活原型是一對親兄弟,小說裏也說他們是親兄弟,但是生活當中這對親兄弟裏隻有一個過繼給了賈母的原型李氏,另一位並沒有過繼給她,小說裏寫的時候,就變通了一下,把他們倆都說成是賈母的兒子。雖然這麽說,但在具體描寫上,卻又按照生活的真實麵貌,寫一個跟賈母住在榮國府裏,住在府裏中軸線上的正房裏,另一個呢,並不住在榮國府裏,他住在一個跟榮國府不連通的、黑油大門的院子裏。林黛玉初到榮國府,拜見了賈母以後,要去給賈赦請安,邢夫人帶她去,是要先出榮國府,坐車到那黑油大門外頭,再進去,到賈赦、邢夫人他們家。這個例子就說明,從生活原型到小說人物,從生活真實到小說世界,曹雪芹采取了多種多樣的、靈活變通的手法。
上一講最後,我告訴大家,《紅樓夢》裏北靜王這個角色很重要,值得特別注意。那麽,北靜王這個角色有沒有生活原型呢?
北靜王是有原型的。首先從北靜王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北靜王叫什麽名字呢?他叫水溶,那麽在清朝的皇家裏麵有沒有一個人叫水溶呢?沒有,但是有一個人叫永瑢。永是“永遠”的“永”,永字去掉一點,上麵一點去掉是什麽啊?就是“水”。第二個字是“玉”字邊加一個“容易”的“容”,玉字邊的“瑢”把偏旁當中的一豎去掉,變成三點水,是不是就是“溶解”的“溶”啊?對不對啊?那麽《紅樓夢》寫北靜王的名字叫水溶,顯然就是把“永瑢”兩個字各去掉一筆構成小說當中這樣一個角色的名字,明擺著,水溶是從永瑢這個名字演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