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陲將星

毛澤東調兵遣將,讓楊勇到新疆領兵打仗

1969年"珍寶島事件”之後,中蘇交惡愈演愈烈,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的霸權麵目和領土擴張野心暴露無遺。百萬蘇軍直逼中蘇邊境,虎視眈眈,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外患日甚,內亂堪憂。本已被親手發動的“**”攪得身心疲憊的毛澤東,正麵臨一場比“**”更為嚴峻的危機,來自身邊親密戰友的生死挑戰。已經上了黨章的接班人林彪,因急於“黃袍加身”,開始了同毛澤東分道揚鑣的秘密活動。

與人鬥了一輩子的毛澤東明察秋毫,對林彪一夥的陰謀洞若觀火,幾招出手,便化險為夷。林彪得知企圖暴露,頓時亂了方寸,1971年9月13日從北戴河倉皇出逃,連夜劫機飛往蘇聯。飛行途中於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林彪夫妻及其兒子一行被燒成焦屍,成了飄落在異國他鄉的奸魂野鬼。

苦心孤詣培養了幾十年的接班人,隻差一句“山呼萬歲”的副統帥,不僅急於搶班奪權,還要叛國出逃。消息傳出,舉國震驚,舉世瞠目。

是可忍孰不可忍!得知林彪叛逃的消息,毛澤東的激憤可想而知,但他卻不痛不癢地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一代偉人用他特有的氣度,把中南海內外的驚愕化解了,然而老人家內心的痛楚常人是難以理解的。“9·13”之後的毛澤東,身體漸漸衰弱,神采亦非昔日。“9·13”像一根拔不出來的刺,卡在毛澤東的喉頭。

毛澤東畢竟是駕馭戰略全局的軍事家。“9·13”餘震未消,老人家立即調兵遣將,全麵作出準備打仗的人事安排,以防外敵可能乘機發動的軍事冒險。在這個背景下,楊勇和一批開國戰將重獲自由並被委以重任。

毛澤東分析蘇軍的戰略企圖和兵力部署後認為,三北(東北、華北、西北)方向,將是敵軍突擊的主要方向,由此得出“三軍用命,‘三北’為重”的結論,把幾員赫赫戰將分別放在“三北”4大軍區的要害崗位上。楊勇於1972年5月被任命為沈陽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三書記,協助陳錫聯主持軍事工作,主管作戰、邊防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