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飛騎絕塵來,緊轡伏鞍躍高台。
野馬渡口風煙滾,戈登山上秋草衰。
投鞭當斷長河水,揮師敢掃千嶂霾。
左公柳樹發新葉,華鬂決眥弓滿開。
——題記
楊勇
原名楊世峻,湖南省瀏陽縣人,1912年生,1930年入黨,同年參加紅軍。曆任連政委、營政委、團政委、旅長兼政委、師政委,魯西軍區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七縱隊、一縱隊司令員,五兵團司令員,貴州軍區司令員,貴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第二高級步校校長,中國人民誌願軍二十兵團司令員,中國人民誌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和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書記處書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楊勇將軍百年誕辰那天,我是在緬懷他的戍疆生涯中度過的。往事穿過悠悠歲月,從時光隧道深處迎麵走來,清晰依舊,鮮活如初。
1958年冬天,我在露天電影中第一次看到楊勇上將。電影內容是楊勇司令員率領誌願軍最後一批官兵勝利回國,周恩來總理同首都幾十萬群眾在北京火車站迎接,其場麵之恢宏,官兵之軒昂,氣氛之熱烈,令人至今難以忘懷。
那是一個崇尚英雄、湧動**的年代。電影在學校大操場放映,平日空曠的黃土地上,擠滿了方圓十幾裏趕來看電影的鄉親。雖然朔風把嚴寒灌進觀眾的周身毛孔,但“最可愛的人”吸引了師生和鄉親們,屏幕前始終未見有人喧嘩走動。老師組織座談觀後感想時,同學們為誌願軍的英雄事跡所感染,爭先恐後表達對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的無比敬仰,交口讚頌楊勇將軍的英武形象。從此,楊勇便成為我這個初中學生心中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