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工農革命軍占領茶陵後,駐紮在縣城裏,每天三操兩講,雖然和地主的反動武裝和羅定的保安部隊打了兩仗,但對於建立地方武裝,協助當地政府打土豪表現得非常冷淡。其根本原因就是團長陳皓自己出生官宦家庭,對於土地革命從內心就根本排斥。秋收起義時,為了撈政治資本,這家夥一直唯毛澤東馬首是瞻。部隊開到茶陵後,脫離了毛澤東的視線,認為天高皇帝遠,便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
剛到茶陵不久,陳皓就得到了一個可靠的消息:自己在黃埔軍校時的老上司方鼎英帶了一支重兵駐在離茶陵不遠的安仁。他想跟著毛澤東鑽山溝實在是沒多大出息,不如帶了這支隊伍去投自己的老上司方鼎英,這樣憑著自己的一身本領,熬個三年五年,混個軍長師長應該是不成問題。於是便立即提筆給方鼎英寫了封長信,信中盡敘離別之情,然後表白了自己目前的處境和投奔之意。正打算郵寄出去,轉瞬又多了個心眼,假若這事讓毛澤東知道了,自己便是砧板上釘釘死定了。便將信去頭藏尾,隻留了一句:
今居茶陵,擬日客寓貴府,可否?
學生:知明叩禮
人世間的事也真是哪壺水不開偏要提哪一壺,陳皓的這封寥寥十數字幾近天書的信,還真的幾經轉輾,很快地落到了毛澤東的手裏。宛希先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對陳皓早有提防。部隊占領茶陵後,宛希先立即找他商量籌建革命政權事宜,陳皓總是躲躲閃閃,支支吾吾,後來見實在拖不掉,便從部隊中派了一個叫譚梓生的人擔任縣長,其他辦事員都是原班人馬,依然是升堂審案,完糧納稅,換湯不換藥。至於工會農會等革命群眾團體的事務,他不但不給予支持,反而出麵幹涉和阻撓。宛希先見他越走越遠,完全退到老路上去了,就暗中派了幾個人死死地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