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湘贛風雲

第十一章 旗卷高隴

41

1928年5月4日,井岡山根據地軍民兩萬多人,在井岡山龍市鎮召開大會,慶祝兩軍勝利會師,成立中國工農革命第四軍。如今,當年那塊最最普通的草坪早已成了井岡山旅遊景區最為亮麗的一大景點——會師廣場。在這個占地麵積18000平方米,集紀念、教育、集會、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廣場上,矗立了一座主題為“巨人握手”的大型朱毛會師銅像。這尊大型塑像材質為錫青銅,重5.4噸,高5.8米,據說是由沈陽魯迅美術學院洪濤教授擔綱設計,在大連曆時一個多月才澆鑄製作成功的。

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和軍委書記,下設 3個師,朱德、毛澤東、陳毅分任第10、第11、第12師師長,共1萬餘人。不久取消師的建製,編為6個團。5月下旬,由湘南農軍組成的第29、第30、第33團返回湘南開展遊擊戰爭,朱德帶來的南昌起義軍編為第28團,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編為第31團,另外將袁文才、王佐的地方武裝編為第32團。

隨後,兩位巨人坐在龍江書院,仔細研究了一番鬥爭形勢。

毛澤東一邊抽煙,一邊說:“井岡山,位於江西、湖南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這裏山勢險峻,林木茂密,又有生產糧食的水田和地勢平坦的村莊,黨的組織和群眾都相當不錯,是一個實行武裝割據的理想的軍事根據地。”

朱德深有感觸地搖了搖頭,說:“是的,我是吃夠了沒有一個根據地的苦頭……三河壩分兵以後,我就像個沒有孩子的娘……部隊則流寇一樣東闖西竄,得不到一個休養的機會,軍隊十分感覺疲勞,而最難解決的,就是傷兵的安置問題……我是走投無路,才找範石生,可寄人籬下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毛澤東說:“所以,我們一定建立一塊穩固的軍事根據地,用我手中的武器割據一塊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