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軍人心齊,泰山移。馮玉祥來到西安後,楊虎城躲而不見。當時,馮玉祥完全可以找個借口——比如餓死民眾等等——殺了楊虎城。
這種事情馮玉祥不是沒有幹過,當年陝西省蒲城縣還出了一個人物郭堅,比楊虎城名氣大得多,就是被馮玉祥誘殺了。
楊虎城不在了,但是陝西軍沒有散,他們還是抱成一個團,沒有人能夠指揮動這支楊虎城一手帶大的部隊,而楊虎城的手下也沒有人願意篡位。馮玉祥一看不行,就把楊虎城請了回來。
楊虎城請回來了,但馮玉祥沒有把他當成嫡係,當成了雜牌。每逢作戰,楊虎城的陝西軍總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傷亡巨大。
陝西人是二杆子,但不是二球。二杆子是不要命,不怕死,二球是傻子,蠢貨》 陝西人不怕死,但是要死得有價值。給人擋槍子,給人當墊腳石的事情,二杆子不會幹。
楊虎城帶著陝西軍在中原戰場跟各路軍閥打了幾仗後,陝西軍武器低劣,傷亡慘重,這樣打下去不是回事,遲早會被打光,打光了馮玉祥也不會補充。萬般無奈,楊虎城帶著殘兵來到了安徽太和,陝西回不去了,因為黃河渡口被封鎖了。
當年退到安徽太和的還有一個陝西人,他叫高桂滋,是國民革命軍暫編十七軍軍長。高桂滋的故事我以後會詳細寫到,他也參加了長達三年的中條山保衛戰。
不同的是,高桂滋一直不屬於楊虎城的這支陝西軍。高桂滋早年拉起了另一支陝北人組成的武裝,殺富濟貧,呼嘯甘陝。而楊虎城的人馬主要來自關中。陝西地分三塊:陝北、關中、陝南。當初楊虎城蟄伏陝北的時候,他和高桂滋有過來往。
楊虎城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到高桂滋,大喜過望,他們合兵一處,接連攻占了潁州、亳州,打垮了當地民團。這樣,他們有了三個縣的地盤,暫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