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占領了堯王台、萬固寺、西姚溫村、解家墳後,繞到了永濟與黃河中間, 7欠濟已經成為一座孤城。而日軍與黃河中間,還有一座韓陽鎮。
留在永濟城裏堅守,並牽製日軍的是警備第一旅第一團。說是一個團,其實隻有第一營和第二營,三營留在黃河岸邊的陝西朝邑,堵擊日軍。如果日軍渡過黃河,三營就在黃河灘頭陣地上固守阻擊,將日軍趕下黃河。
本來,孫蔚如和孔從洲安排兩個營的兵力固守永濟,然而,因為前幾日戰事緊急,二營六連馳援堯王台,撤下陣地時,僅20餘人,全部帶傷,無法再作戰, 又連夜乘船退往黃河西岸的朝邑縣休整。
所以,此刻堅守永濟城的僅有五個連,人數600多。而進攻的日軍則高達 2000 人。
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一方有飛機大炮,一方僅有步槍大刀。
日軍的進攻方向是從東向西,東門就是日軍的進攻重點。在戰前,分配任務的時候,二營營長鄧祥雲自告奮勇,帶領兩個連守衛東門。
8月17日中午,日軍從東門外出現了,密密麻麻,前麵是坦克和大炮,後麵是蜂擁而來的步兵。日軍來到了守軍視線裏的峨眉原後,停了下來,將大炮推到了原上,炮口對準了永濟城。
大約在午後二時,天空中出現了六架飛機,飛臨永濟上空,對著城牆上的守軍狂轟濫炸,炸彈落在城牆上,激起一柱柱的煙塵。轟炸過後,日軍出動了偵察騎兵,騎兵一直衝到了城壕邊,遭到城牆上的機槍掃射,倉皇逃回。
接著,部署在峨眉原上的日軍大炮開始了轟擊,將城牆上的掩體全部摧毀了。 據當年參加戰鬥的老兵回憶,日軍在峨眉原上參與攻擊的大炮就有23門。
炮聲過後,日軍開始了衝鋒,中國軍隊頑強阻擊。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