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會戰前,桂軍31軍131師防守南寧^1939年,日本海軍從欽州登陸,一度攻占了南寧,中國軍隊奮勇抗擊,取得了昆侖關大捷,終於將日本海軍又趕到了海裏。
日本海軍在廣西沒有討到便宜,轉而進攻越南。此後的四年裏,廣西再無戰事。
桂軍131師師長闞維雍率部鎮守南寧。
闞維雍是桂軍中的儒將,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知識淵博,見解超群,軍事造詣極深。他的才華多次受到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讚揚。他通過自學,精通日語、越語、英語,還多次破譯了日軍的電台密碼,讓中國軍隊掌握了日軍的作戰意圖。這樣文武全能的將軍,實屬難得。
當年,中學畢業後,闞維雍先考入廣州醫科學校,後又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李宗仁任廣西綏靖督辦兼第1軍軍長時,闞維雍任機要參謀。後來還擔任過鋼7軍工兵營營長,40軍36師團長等職務。桂南會戰時,他以19師副師長,31軍參謀長率部抗日。1942年擔任131師少將師長。
131師的老兵們後來回憶說,師長闞維雍經常教誨他們作為一個軍人的要領,他總結出了軍人的“五德”和“五得”:“五德”就是智、信、仁、勇、嚴,是軍人應具備的基本修養;“五得”就是吃得、餓得、睡得、跑得、忍得,是打仗時對戰士的基本要求。
1944年,桂柳會戰即將打響,131師奉命從南寧開往桂林。
南寧到桂林,當年沒有筆直的大道,都是在山中行走,距離將近1000裏。桂軍的裝備很差,那時候沒有運輸工具,所有的路程都是依靠兩條腿。
抗戰老兵桂調元說,那年參加昆侖關戰役,桂軍先和日本海軍交戰。因為裝備太低劣,犧牲很大。有一天晚上,身為衛生兵的他送走一批傷兵,剛剛返回師部,突然看到師部大門口停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十輪大卡車和摩托車。他想:不對呀,桂軍哪裏會有這些東西。走進師部,才知道是第5軍來了。第5軍是當時裝備最好的部隊,也是第一個機械化軍。第5軍的裝備,是扛著漢陽造和大刀片的桂軍遠遠比不上的。到桂林保衛戰的時候,桂軍的裝備還是很差,一直到李宗仁當了代總統,部分桂軍才換上了美式裝備,這已經是抗戰結束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