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兵口述抗戰史(全3冊)

33師團擅自離去

日軍開始上高會戰的時候,共有三支作戰部隊,分別是33師團、34師團、獨立混成第20旅團,為什麽此時僅剩下34師團?那兩支日軍在哪裏?

中國人對於33師團和它的師團長櫻井省三應該很熟悉,因為這是一支和中國多支部隊交戰的日軍。在第一次緬甸戰役中,33師團和日軍另外三個師團將中國軍隊趕人了野人山。

而此時,第一次緬甸戰役尚未開始,33師團還在江西與中國軍隊作戰,此戰過後,33師團就要在師團長櫻井省三的帶領下,開往華北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中國軍隊作戰。

按照時任日軍第11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在日記中的記載,33師團是在34師團的請求下才參加這場中國稱為“上高會戰”,日本稱為“錦江作戰”的戰役的。田中新一這個名字,我在前麵寫到過,他後來擔任日軍第18師團師團長,在緬北叢林中被孫立人的新一軍打得滿地找牙。新一軍老兵梁振奮曾送給我一張“十八師團關防大印”的拓片,說起過他們繳獲這枚大印的情景,我奇怪田中新一的這枚關防大印居然全部是隸書漢字,也許日文中的這幾個字和漢字是相同的。

田中新一的日記記載,在“錦江戰役”中,34師團表現很踴躍,而33師團則表現消極。其實想來,33師團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再過幾天就能夠開往華北敵後戰場,他們才不願意在江西與中國軍隊拚殺,消耗實力,為他人作嫁衣裳,而最後的功勞卻都歸於34師團。

日軍第11軍參謀長木下在以後的回憶錄中這樣寫33師團的作戰目的:“33師團與34師團相策應,從左側攻擊第70軍,將其壓製在錦江。”換句話來說,33師團隻是將第70軍趕到34師團的戰線,就算完成了任務。在這場中國軍隊上下一心,誌在必得,國共兩黨通力協作的戰爭中,而33師團並不想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