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華北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對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而冀南是日軍掃**的重點。日軍占領了冀南所有的縣城和較大的村鎮,為了困死八路軍,他們除了建造大量的碉堡外,還挖掘了三米深的溝渠,築起三米高的圍牆,圍牆和溝渠之內,可以行駛日軍的汽車和摩托車,哪裏有戰事,日軍的增援部隊很快就能趕到;而八路軍陷入溝渠裏和圍牆中,活動會大大受到限製。就這樣,日軍以相距兩三公裏的碉堡為點,以封鎖溝和封鎖牆為線,把冀南平原劃分成了各種小方塊。如果站在高空中,就能看到日軍把平原切割成了米字形、王字形、田字形、井字形等形狀,每條線的交點都是碉堡,每座碉堡上的火力都能夠覆蓋所有的方塊。白天,日軍在碉堡上有瞭望哨,各條路上都設立了關卡,檢查良民證,限製八路軍和老百姓的活動;夜晚,碉堡上有探照燈,不停地轉動著,照射著每條道路和每座村莊,監視八路軍和老百姓的活動。日軍為了封鎖八路軍,可謂煞費苦心。
針對日軍這種“囚籠戰術”,八路軍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挖我也挖,你修你的路,我修我的道。
房寬寶說,那些年隻記得就是挖,日本人挖,八路軍也挖;老百姓被迫給日本人挖,老百姓也主動給八路軍挖。那時候華北能挖多長的路?房寬寶說,肯定比萬裏長城長。
日本人的溝渠把碉堡和碉堡連起來,圍牆把村莊與村莊隔離起來,這是為了方便他們的活動。八路軍的道溝把日軍的碉堡和碉堡孤立起來,把村莊和村莊連接起來。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日軍要出碉堡,先要翻越深深的塹溝,重武器肯定就不能帶上,你沒有重武器了,八路軍還怕你幹什麽?八路軍在道溝裏來去自如,能藏能打,能攻能守,形勢有利,四麵八方的八路軍圍聚而來,殲滅日軍;形勢不利,八路逃向四麵八方,藏身村莊或地道,日軍束手無策,大犍牛掉深井,有力使不上。日軍的溝渠三米寬,三米深,是為了方便汽車和摩托車的行駛;八路軍的道溝一米深,一米寬,而且拐來拐去,八路軍貓著腰,一個跟著一個,可以在道溝裏跑得飛快;日軍的汽車開不進道溝,而摩托車僥幸進了道溝,也會因為拐來拐去而影響速度,變得比走路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