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方亂戰,爾虞我詐。
南順帝集結大軍一百二十萬,原本跟隨劉暢大軍身後。欲滅劉暢或收服劉暢,卻不想劉暢大軍抽身北上。致使自己大軍於靖王百萬大軍相遇,戰局僵持。
南順帝令其部將前往兩越之地,再次征兵、征稅。兩越百姓苦不堪言,本是沿海漁民。在南順帝部將的橫征暴斂的局勢下,沿海漁民群起而反。因無組織、無統帥、無兵器、無經驗,隻收一時之成果而完敗。其餘漁民乘船北上,逃至燕王所屬海域著十不存一。
南順帝氣急,再令全國征集。月餘,南順三十萬援軍到。南順帝舉兵大攻靖王屬軍,眼看著城破在即。斥候來報,西夏大軍三日連下南順十五城。西夏大軍已到九龍城不足百裏,南順帝棄靖王率部回援九龍城。誰承想半路被汝王攔腰截擊,損失兵力達半數。原本南順帝想回擊汝王部,但斥候來報靖王整軍追來。南順帝棄後軍不顧,再進九龍城。三日後九龍城外,西夏大軍大攻九龍城。半日破城,黃昏南順帝率軍到。西夏軍出城迎擊南順帝,激戰一夜雙方無果。次日靖王、汝王追擊而來,從雙方激戰成合圍之勢。南順帝率親衛突圍而出逃亡原藩屬順城,靖、汝兩王與西夏大將會盟定計於九龍城牆。西夏兵取原順地,大有收複沿海兩越。
經過三月激戰南順滅。
而北方,蒼龍大帝派使節至天城。向太後述說燕王強占其蒼龍國永顏部及十屬部,破壞兩國友好望大有嚴懲燕王。
太後回複蒼龍使者道:“燕王慕容氏,為我大有堅國柱石。其燕王氏族,先祖十世守護大有居功至偉。現燕王兼職亞父,有高度自治之權。我朝依仗亞父,豈有治罪之理。如貴國想要燕山關西北之地,斷不可能。現此地為我大有永顏郡。屬燕王屬地,本宮割讓你國。豈不是有賣國之嫌,又傷亞父之心。”蒼龍使者無果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