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出自何種考量,紀綱這一次都是篤定了,隻要是咬著不放,皇上也不會過於偏袒此人。
隻要是把這個人給發配出去,哪怕是施以小小的懲戒,自己也就搭上了皇長孫甚至太子爺這條線。
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如果自己和太子走得太近,漢王想收拾他一個小小的錦衣衛指揮,實在是易如反掌。
到了這個時候,大臣們也是在商議應該如何處理這事情。
此時,禮部的孫尚書跳出來,直接對著朱棣抱拳拱手說道。
“陛下,這件事情本來也是該禮部首先奏聞,但是讓錦衣衛搶了先,這個人著實是太過分了,竟然敢不把禦名確筆,簡直就是故意的,應該滅族才是。”
聽到他們一個個在這裏義憤填膺,朱棣都有些奇怪了。
畢竟這個情況他已經聽朱瞻基念叨過一次了,而且應該缺筆的,又不是他們這些人的名字。
自己都沒有在乎,這些人在這瞎起什麽哄,簡直讓朱棣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大臣。
作為永樂大帝,他一生金戈鐵馬,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想的乃是江山萬代,而不是這些細枝末節之事。
因此他當然不會考慮這個沒有缺筆帶來的影響,而隻是想著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江山永固。
這種小宋公子發明的紙和排版方式,簡直是讓他能夠眼前一亮的。
“這種細枝末節之事並非多麽重要,各位大臣就不要再多說了,這事朕的心裏自有一杆秤,你們還是研究一些重要的事情吧。”
其實作為殺伐果斷的永樂大帝,朱棣完全不必和臣子如此客氣,他隻是如今見到了這樣的成品,心情大好而已。
不管怎麽說,隻要是大明能夠盡快的把那些紙張的印刷方式全部應用於所有的經典書籍,一定能夠更好地傳之後世。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盛宴,而且當後人想起這些的時候,自然也會同時想起來永樂大帝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