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才走,王允便問:“侯爺打算怎麽付諸實施?”
丁平建議使用美人計,離間呂布和董卓,使二者反目成仇,可問題就在於誰來扮演美人的角色。
“我看關鍵在美人,得找到一合適美女才行。不知王司徒可否割愛貂蟬?”丁平的主意是該女子既要美貌,更要多才多藝,最好能歌善舞,當然更重要的是心智,在不同場合及不同男人間,做到遊刃有餘,隨時可以切換身份。
第一個想到了貂蟬!
“你的意思是...讓我女兒貂蟬...這怎麽行,絕對不行。實在不行,老夫願散盡家財去尋一女子,但不能犧牲我女兒。”王允一聽要拿貂蟬充數,說什麽都不願意。他寧願花千金、花萬金去買一女子,也不願葬送自己女兒的幸福。
“王司徒細想,除了貂蟬可還有更合適的人選?”丁平此語,倒讓王允陷入沉思。
是啊,貂蟬這孩子冰雪聰明,老夫看著她長大,而且貂蟬是自己義女,對自己言聽計從,絕對可以信任,計劃實施起來沒有阻力,也不用擔心告密。若是換一陌生女子,先不說此人心機如何,饒是信任這一關也過不了,萬一中途變心投靠了董卓怎麽辦?
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可是貂蟬才16啊,還有大好的青春年華,予呂布也就算了,而那董卓一條肮髒老狗罷了,那豈不是在作踐自己的女兒?
王允在跟自己做思想鬥爭,過了良久才說:“也許你是對的,老夫盡量說服她。她若不答應,老夫便以死相逼。”
“王司徒多慮了,貂蟬小姐會答應的。”
好在貂蟬本人不在現場,要不然非得大罵這兩個損貨,嘴一開一閉把她賣了,還賣得這麽低賤。
確定貂蟬為美人人選,王允便去做貂蟬的思想工作,貂蟬自然不答應。
王允痛哭流涕地說:“女兒啊,救救為父,救救我大漢王朝吧。你若救得我大漢,那便是巾幗英雄,必將名垂青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