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上官婉兒依舊克製不住自己的好奇,問道:“你對此案有什麽看法?”
“有把握?”
李易不由想起那日設計坑騙王顯入局。
上官婉兒知道後發怒。
心中一陣感慨。
來到大唐,上官婉兒算是第一個朋友了。
也就沒瞞著:“我看了卷宗,怎麽說呢,漏洞百出。”
“怎麽說?”上官婉兒更是好奇。
李易仔細回憶著卷宗:“首先,李元芳在江湖上地位不低,有著刀法天下第一之說。”
“他若殺人,林泰家中僅有幾個護衛能打一些。”
“可在李元芳眼中也不過是一刀的事。”
“偏偏用下毒之法,實在不符合邏輯。”
“且李元武藝超群,卻不懂得用藥用毒。”
“不用自己擅長的,要用自己不懂的,令人不解。”
“卷宗記載,李元芳混進林泰家中,在廚房中下毒,最後毒死了林家所有人。”
“然後放火燒了林家。”
“至此造成了滅門一案。”
“根據李元芳口供,他是翻牆入的林府,以他的本事,不被人發現下毒,倒也沒什麽問題。”
“隻是林家人吃飯,都是主人先吃,仆人後吃。”
“根本不在一起吃飯。”
“要死,也是林泰一家人先死,那些下人發現了,還會去吃有毒的飯菜?”
“如此種種,皆說不通。”
“我很好奇,當時三司會審是如何定下的此案。”
上官婉兒皺著眉:“這麽說起來,斷案的趙守城和陳晉等人,都是一群草包啊。”
……
李易可不這麽認為。
跟趙守城和陳晉都見過麵。
兩人精明得很。
還不如說陳晉公報私仇,買通趙守城和都尉府的人定案。
隻是這樣的卷宗,聖上批閱的時候,又怎會看不出問題來?
若是陳晉和趙守城所為,他們絕不可能答應讓他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