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何嚐了半個時辰的茶,東洲王拿著一份卷宗走進來。
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
卷宗則是遞到了李易麵前。
翻開卷宗,上麵的名字,大多數不認識。
可是大人物們的名字,能一眼就看到。
李易沉著臉。
任何一個名字,都不會放過。
先說青樓命案。
若是破不了,最大的責任,是巡夜司。
巡夜司一共有三位核心人物。
司首狄仁傑。
還有兩位副司首。
一個是李七夜,另一個藏在暗處,做別的事情。
巡夜司的官員製度,基本是按照六部模仿而來。
那時候狄仁傑在揚州破貢金案。
長安之事,都是李七夜負責。
所以,青樓命案破不了,李七夜會被治罪。
巡夜司副司首之職,也會換人。
再者,他破不了貢金案,而狄仁傑也沒能破,巡夜司兩罪並罰,狄仁傑也要下去。
巡夜司,徹底換人。
換誰的人不知道。
因為這兩個案子破了。
其次破了之後,貢金案,牽扯到揚州大小官員。
除了恭王掌管的一係列官員,其他人全部換掉。
都是文官,而文官的選拔,有吏部決定。
貢金案不破,揚州的文官,同樣要清理一遍。
隻不過清理的,不光是文官,還有恭王一幹武將。
那是吏部的事。
再往後,漏洞百出的林泰滅門案。
三司會審都能過,皇帝也親自看過。
可是,到他手裏才重審。
為何?
林泰滅門案牽扯到戎州邊軍。
劉欽下水。
這一輪清洗,換掉的官員,可不少。
戎州現在是州府魏呼延掌權。
李易越看,臉色越沉。
去揚州的文官,一共十六人,其中七人跟武氏有關係。
也就是說,現在的揚州,武將全是恭王。
文官則是有半數是武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