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臭小子,差點嚇死我了!”
崔琰身邊,在看到崔琰臉上的神色變化之後。
曹植知道,曹植和崔家的婚事——穩了。
而一想到做出如此佳句之人,是自己的兒子。
曹操此時,別提有多高興。
畢竟,曹植是自己的種。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曹植繼續道。
“什麽,竟然還有!”
本來,在聽到曹植的前四句之後。
曹操和崔琰以為,有如此四句,就足以封神。
可是現在,在聽到曹植接下來的兩句之後。
曹操和崔琰這才知道,原來這首詩,竟然還沒有結束。
尤其是最新兩句中的“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短短的幾個字,直接把一個狂妄又孤獨的人設,給樹立了起來。
遺世獨立,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縱使是麵對流言蜚語,我自冷眼對之。
讀到了這裏。
曹植的形象,在崔琰的心中無限放大。
有那麽一刻,崔琰突然覺得,崔家的女兒,已經配不上曹植了。
而就在崔琰的自慚形穢之時,曹植讀完了這首詩的最後兩句。
“宣尼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作者注:曆朝曆代對孔子的稱呼不盡相同,其中漢代為“宣尼”,唐代為“宣父”,這裏為了符合時代,特把原詩的“宣父”改為“宣尼”。)
“什、什麽!”
在聽到曹植這最後兩句之後。
曹操和崔琰兩個人俱是身體一震。
“逆子、逆子啊!”
在仔細品味了曹植這最後兩句詩的意思之後,曹操不禁勃然大怒。
他哪裏看不出來,曹植這是在諷刺崔琰。
畢竟,之前崔琰對曹植的不滿,可是直接寫在臉上的。
一念及此,曹操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崔琰。
果然,正如曹操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