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昊越聽越有興趣,問道:“什麽補償方案,說來聽聽。”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咱們可以在工錢待遇方麵稍微有所提高,這樣必然有很多被生活所迫之人,為了錢而來。此外,我們還可以承諾,給每個工人一份保險。”
“什麽保險?”
李錚又拿出幾張全是字的紙來分給了朱元昊和禦書房裏的幾位大臣。
“皇上,各位大人請看。具體的都在紙上寫著呢,要概括一下無非是兩點。首先第一點,如果他們因為這件事受傷或者殘疾,影響到一段時間內或者整個下半生的勞動了,可以算作工傷,朝廷可以根據傷情的嚴重程度給予一定的賠償。”
“其次,所有工人在進山修閘之前,會確認一名自己最親近的人作為受益人,如果出現什麽意外,工人回不來了,朝廷會一次性給予這位受益人一定銀子的補償。且他們的後代,也會在某些方便受到一些照拂。”
“最後,萬一出了意外,即便他們沒有親人在世了,朝廷也會盡可能找到他們的屍體,幫他們處理好後事。以上幾點,足以解決大多數人的後顧之憂。”
朱元昊聽完李錚說的,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正在翻閱紙上寫著的一些更完整的條例,考慮其可行性,王弈卻率先跳出來了反對了。
“皇上,臣不同意李錚的想法。今年淩州水災嚴重,是不可抗力,朝廷體恤災民可憐,僅淩州一個地方,前後撥款和物資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倆。是整個黃河沿線災區的一半。如果按照李錚這個想法,定然還要再增派款項,國庫也會因此壓力巨大。西北那邊幾個部落近年來都不太老實,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要起戰亂,到時候軍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們必須有備無患。”
王弈甚至不用看紙上寫著的東西,隻聽李錚這麽一說,便知道又要花費不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