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敷維持著行禮的姿勢,腦海中思緒翻湧,又忽而定住。
他說:“皇上為何要拒,邊境戰役,苦的一直都是百姓。”
“再這般打下去,大明的流民會變得更多,於大明,於百姓都不利。”
劉楓銳利的眼神落在他臉上,半晌後慢悠悠開口。
“所以,按照劉尚書的想法,朕就該放過挑起戰爭的一方?”
劉中敷神情冷靜:“微臣並不是這個意思,隻是覺著可以緩緩。”
“好一句可以緩緩。”
劉楓倏地站起,居高臨下時,神情中滿是冷漠與不屑。
“劉尚書確實是為百姓著想了,可你是否想過韃靼為何要議和?”
劉中敷抬頭:“韃靼議和是因為敗……”
敗這個字剛出來,劉中敷就愣住了。
是啊,韃靼是因為敗了才要議和。
反過來說他們勝了,又為何要答應議和?
劉楓嘖了聲,對於朝廷眼下皆是老臣的局麵愈發不滿。
並不是說老臣不好,而是老臣們都太求穩妥了。
以至於某些方麵,會情不自禁的想要退讓。
歸根究底還是大明如今的賢才太少,替換不了眼下這群老臣。
楊士奇和楊榮交換了個目光,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一絲無奈。
經過今日,皇上想要替換老臣的想法怕是越來越重。
原先他們都察覺不到問題,如今事情擺在眼前,他們才發現朝廷裏全是老臣的弊端。
因著劉中敷的上奏,之後的早朝顯得不溫不火。
下了早朝後,楊士奇和楊榮並肩往外走。
突然,楊榮歎息一聲,開口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們得退位了。”
楊士奇笑笑:“是啊,皇上身邊確實需要一批新的臣子。”
在這之後,劉楓便發現有不少老臣在慢慢卸任。
與之相對的,是不少明顯年輕了的麵孔出現。
更有甚者,還有一部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