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片寂靜,眾官員瞧著對峙的刑部與禮部兩位尚書,神情不覺變化。
關於是否對西南同時出兵的爭執已經有半個時辰了。
再這麽下去,皇上都得沒耐心了吧?
劉楓絲毫不知大臣們想法,好整以暇的看著底下僵持。
魏源和楊溥分別站著一個選擇,若是平時再怎麽爭執也無妨。
可今日,劉楓已經有了結果。
算算時間,也該讓這場爭執結束了。
楊溥眉頭緊鎖:“魏尚書的想法未免太天方夜譚。”
“隻要能做到,何來的天方夜譚?真要說,難道不是楊大人想的過於保守了?”
楊溥被這句話氣笑了,他想的過於保守?
“魏尚書可有想過,一旦兩邊都生了劣勢,屆時百姓得如何安置?”
“我大明對外從未輸過。”
魏源麵露傲然,往日沒輸過,日後自然也不會輸。
楊溥死死盯著魏源,視線轉過,突然意識到的什麽。
魏源雖是刑部尚書,可向來都不是個主動挑事的人。
也就是說,魏源背後站了個人。
想到前些日子魏源頻頻入宮,楊溥突然沒了聲響。
真正要打這一戰的人,其實不是魏源,而是皇上。
與此同時,其他官員也想明白了其中關鍵,一時間寂靜無聲。
皇上為何這般急切呢?
早朝結束,大臣們陸續離了皇宮。
楊士奇與楊溥走在一處,二人神情中皆帶著肅然。
楊溥說:“是皇上想要打。”
楊士奇頷首:“看得出來。”
楊溥有些煩躁:“也不知那魏源何時被皇上收攬了去,如今倒成了一把刀。”
楊士奇淡淡地說:“為了大明,皇上必然會招攬賢才。”
頓了頓,他又道:“你覺得皇上的打算如何?”
楊溥神色沉重:“北邊韃靼和瓦剌還未解決,再多個思任發,很是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