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麒麟書院的蕭景雲,生活變得很充實,很規律。
每日的辰時起床。
簡單洗漱一番,就會去鍛煉身體。
嗯,就是鍛煉身體。
想要金榜題名,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肯定是不行的。
大魏朝的科舉考試,與後世的高考不同,那是在封閉的環境裏,一考,就是一整天,甚至更久。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是一個逐級遞增的階梯,想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做到麵麵俱到!
不知有多少人,在考試的過程中,身體出現問題,不能繼續參加考試,這等錯誤蕭景雲絕不會犯。
鍛煉完身體以後,蕭景雲簡單衝洗一番,換上新的衣衫,去吃一頓營養豐富的早膳。
兩枚雞蛋,一碗羊奶,一碟時蔬,幾塊無糖糕點。
林家贅婿的身份,盡管給蕭景雲帶來不少負麵的影響。
不過同樣的道理,也給蕭景雲解決了很多煩惱。
時間成本。
讀書成本。
供養成本。
科舉成本。
蕭景雲都不必過多考慮,專心做好份內事即可。
在這個吃飽肚子都是奢望的時代,科舉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其實是極其沉重的負擔。
就是負擔!
就像生活在底層的黎庶群體,貧下中農就別奢求供養子弟,去讀書參加科舉了,唯有富農,才有可能供養的起。
然而即便是這樣,也要全家都勒緊褲腰帶,緊著那位被供養的讀書人,從啟蒙教育階段開始供養。
現實就是這般的殘酷。
……
麒麟書院,博智班。
“你還別說啊,這個蕭景雲,還挺像那麽回事的。”
李誌博雙手環於胸前,看著坐在蒲團上的蕭景雲,持筆抄錄著《春秋》,對身旁的第五晟說道:“和皇甫老頭打的賭,也有幾日了吧,這家夥來麒麟書院,就抄錄四書五經,一坐就是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