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臨朝。
桂王的朝廷班子雖然倉促,不過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依舊保持著每日朝議的慣例。
這幾天的朝議,商討的自然是是否退往桂林,以避韃清鋒芒。
昨日丁魁楚的事,也讓這份討論,有了結果。
那些未在場的大臣在聽說後,皆一片嘩然。
前天戰報傳來,他們分明看到桂王大有退縮之意,一些人都已經做好了隨時打包細軟的準備。
如今這個結果,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愁的人還占了多數,畢竟沒有人願意重蹈江南、江西那幫人的覆轍。
他們中許多人之所以來肇慶,大體隻是想蹭個擁立的功勞。
趁著朝議還沒開始,大臣們都三三兩兩地低頭交談著。
伴隨著一聲“桂王到”的唱喝,朱閬在王坤和兩個內侍的跟隨下來到議事廳,現場瞬間安靜下來。
朱閬落座上位,麵無表情地看了一眼下邊的朝臣們,目光所及,一些大臣皆是低下頭來。
今日的桂王,果然有些不同尋常。
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咄咄逼人。
一番掃視後,朱閬終是開了口:“昨日之事,孤不想再提。”
“孤還是那句話,但有言退者,就別怪孤到時候薄情寡義。”
有丁魁楚前車之鑒,與其去觸碰黴頭,不如好好盤算接下來該怎麽辦。
“桂王大義,實乃廣東軍民之福。”
群臣慣例地奉承了一句後,一大臣出列道:“大王既不打算走,便早日繼承大統得好,也讓天下軍民歸心。”
朱閬看向此人,卻是袁彭年,以後的南明五虎之首。
虎黨亦是楚黨,而作為黨魁的袁彭年,為楚黨私利,憑借職務便利,構陷忠良、蒙蔽聖聽。
這讓其他官員不得不被迫結黨,與之爭鬥,永曆朝而耗盡最後一絲完全屬於自己的力量,最後隻能依靠大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