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趙天明的姐姐,趙牧雪來求見。
姐弟二人雖被白蓮教控製,在脅迫之下為之製作武器,卻怎肯將最先進的火器全盤奉上。
所以製作出來的,都是神器譜中所記載的一些已知武器,雖然火力驚人,不乏奇思妙想,卻早已不是趙士禎的核心技術。
其實不止李定國這樣的義軍領袖,在明軍之中,有作為的將領也對軍中火器有著自己的看法。
雖然曆代都對火器做了技術更新,但因為製造火器由兵仗所壟斷,所研民之物雖名目繁多,卻未必適用於戰場。
抗倭名將戚繼光著有《練兵實紀》,在此書中曾否定了大部分兵仗所營造的火器。
說那些花裏胡哨的什麽一窩蜂,神火飛鴉等,都不實用,讓自己軍中不許用。
明將孫承宗也曾從戰爭法上對明代火器進行了批評,說隻有各兵種互相配合,互相護衛,才能發揮火器的威力,不是有火器就可以製勝了。
象李定國所言,建州女真已開發出對抗明軍三眼神銃的重甲騎兵和重甲步兵,明軍卻是戰術僵化,仍以火器為神器,嚴重依賴過時的定法,連連失利。
戚繼光依照對手倭寇的情況,就創造開發了以十二人為基礎的陣法,形成了鴛鴦陣,三才陣的戚家軍基本陣形。
如此靈活多變,因情措法,才在剿滅倭寇的戰爭中連戰連勝。
此時趙牧雪來見,正是要向桂王進言。
之前被白蓮教脅迫製作的火器,並非自己姐弟二人的核心技術。
趙士禎的很多創意和想法,在軍中不得實現,卻都一一記錄在自己的筆記當中,除了已上奏朝廷和刊發的《神器譜》,其筆記已被趙牧雪整理為《神器補遺》。
其中對火藥的配比,擊發裝置的研究,已是非常先進。
趙家人怕這些核心機密外泄,幹脆逼兩姐弟將之熟記後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