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第一狠人

第二十六章 疍家浮宅一漁舟

廣東臨海,又是多條大江入海口,水係十分龐雜。

在船上打漁為生,於水上討生活的人,越來越多,逐水而居,浮槎不定。

自隋代到明代開國,這部分水上人,已在水上漂泊了幾百年。

明朝開國按職業區分戶籍類型,除了軍戶,還有民戶,匠戶,灶戶等。

水上人在明代戶籍上被劃分出來自成一類,被稱為“疍戶”。

雖然明代不象元代那樣有種族歧視的嚴格分類,但因為水上人漂浮不定,官府缺乏了解,民間也越傳越奇怪,稱水上人殺人如麻,擅長巫術,又會偷小孩子等,於是不容於陸上居民,被視為另類。

朝廷其實設有專門管理水上人的機構,叫河泊所,向水上人征稅。

正因為廣東水係龐雜,船民又逐水而居,很少上岸,所以愈顯神秘,如同水上的吉卜賽人一樣,

因此對於疍戶的人口數量和活動範圍,朝廷一直沒有正確的信息。

水上人除了從事漁業,因為操縱船艇航行便利,也開始從事內陸的水上運輸。

由於水上人常年和政府捉迷藏,有著豐富的躲避官府的經驗,於是有很多黑道人物,開始委托他們運送一些私鹽等違禁物品。

久而久之,水上人已經控製了內陸水係,凡有貨物要在內陸水運,必須通過水上人。

大明禁海後,海盜四起,內陸的水上人和海盜終於聯合起來,成為廣東地下最大的暗勢力。

由於疍民浮槎於江河,朝廷了解甚少。朱閬在朝廷的戶籍造冊中無法了解到正確的信息。

朱閬想跟鄭大娘了解的,正是關於水上人首領的信息。

這些隱藏於市井河川的勢力,動用官方的力量去尋找很艱難,要找水上人的首領就難上加難。

但鄭大娘肯定知道。

鄭大娘還是巧笑嫣然,“桂王這是答應妾身,收留這個可憐孤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