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鳴忍住笑意,“父親所言不無道理,其實這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
大王是在加速一個轉換的過程。
首先來說,一個縣城中,人口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經商,那貨物賣給誰呢?
跑商利潤雖高,卻並不是人人能做。首先要有足夠的本錢,才能盡可能多的購買貨物,不然,有可能一路上下來,賺的錢還不夠車馬費用。
再有,城外的道路並不一定安全,或許有攔路劫道的歹人,所以還要雇傭些打手隨行,這又是一大筆開銷。
所以,對於普通人家來說,隻能是擺個小攤,賣些家長裏短的小玩意兒罷了。
而一些開起了自家店鋪的人,若是小店麵,自家人經營。他們就麵臨兩個選擇要麽就是保留土地,繼續經商,這顯然不劃算,因為無法享受爵位減賦。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自己沒有爵位,所以也就無所謂了。
但是,對於真正的大商人來說,大王的減稅政策才是福音,他們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去擴大經營,增加店麵。
他們必然是選擇放棄土地。甚至為了爵位減賦,還會派遣自己家族的人手積極參軍,以獲取爵位。
俗話說胳膊拗不過大腿,那些小門小戶如何能鬥得過大商人?最後估計隻能是勉強維持罷了。
這時候,誰想要加入商人分一杯羹,必然會受到整個行業的排斥,最後隻能老老實實領一份土地,安心種田。
最後,大王鼓勵商業,並不會對農業有太大衝擊,即使是短時間會有人盲目投入到經商的隊伍中,但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根本玩不轉。
我猜大王肯定還有後手,比如等到商人們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大王在出麵允許一部分人重新回歸農業,領取土地。
如此一來,大王既拉攏了商人,擴充兵員,又不會對農業造成過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