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後的工作大致上就是打掃戰場,士兵們允許翻找敵軍士兵的屍體,看看他們口袋裏是否有一些值錢的,將軍們看不上,但對於普通士兵來說卻是難得一見的小玩意兒。
當然,還有錢。
銅幣什麽的,各國都有不同的幣製,但是銀兩不同,白銀和黃金都是難以貶值的好東西。
老將軍段克禮騎著自己的坐騎,緩緩經過戰場中央。
回想起剛才,他能夠像那些夷人一樣,靈活的在馬背上翻滾,揮舞著武器殺死敵軍。
段克禮又想起了自己的新主公唐煜的話:
“時代已經變了。”
腳下,馬鞍帶給了段克禮一種讓人心安的感覺,他一夾馬腹,戰馬嘶鳴一聲,帶著他遠遠跑開去。
爆發在錦安郡平原的錦安之戰,成為了祁軍進入堯國以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慘敗。
堯國六萬騎兵,會同西夷七萬五千騎,於錦安平原上合圍祁軍。
堯國和西夷的騎兵故意避開祁國斥候,與祁國軍隊間隔一百裏,斥候負責探查的距離,也不過七八十裏而已。
如此,成功避開了祁國的斥候,再加上堯君唐煜發明的望遠鏡的使用,讓堯軍能夠遠距離觀察祁軍動向,最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祁軍一口氣吃掉。
十五萬人馬全軍覆沒。
即使僥幸逃過,也無法避免被一些嫉惡如仇的當地人幹掉。隻能隱姓埋名。
當然,最重要的是,馬鞍和馬鐙的發明。
這自然也要歸功於唐煜的“奇思妙想”。也是因為馬鐙的發明,才讓堯軍也可以組建精銳騎兵,打得西夷連連敗退,最終同意議和。這才能出兵幫忙。
所以說,此戰誰立功最大,已經無從考證。
但確切的是,
此戰過後,堯國境內的祁軍已經無力再對堯軍發起像樣的進攻了。玉壺關內僅有十萬,啊,不足十萬人馬。防守有餘,進攻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