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了苗傅等人叛亂後,韓世忠、張俊等開始在江南地區招兵買馬,由於,從江北逃到江南的宋國軍民多達幾百萬人!因此,他們很快完成了部隊的招募。
同時,韓世忠、張俊等宋軍將領按照《借兵合約》的要求,將他們借用匯龍軍的兩萬兵馬交還了,當時,他們留下部隊糧食及裝備等。
由於,韓世忠指揮得當,因此,匯龍軍官兵幾乎沒有任何傷亡。
而張俊借用的部隊主要負責防禦及臨安城的城防,因此,這個部分匯龍軍更不會有任何損失了!
組建部隊之後,韓世忠部具有步騎兵10000多兵馬及裝備等,駐紮在蘇州與鎮江之間,作為長江的第二道防線。
張俊部12000多兵馬及裝備等,駐紮在臨安城內外保衛臨安城及皇宮。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農曆九月初,金兵開始乘坐戰艦等攻打鎮江等宋軍金山要塞!
由於,得到宋軍增援請求後,匯龍軍水軍馬上派出500多少水軍戰艦及時趕來金山要塞!
因此,在鎮江金山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水麵上爆發猛烈水戰!
最終,金兵的300多少戰艦,500多艘運兵船等,全部被匯龍軍水軍的火炮擊沉了!
這樣,金軍付出了五萬多兵馬的死傷,被擊沉了上千條船隻!
雖然,宋軍此次防禦戰的全麵勝利,但是,在戰鬥過程中,劉光世部剛剛組建的部隊又潰散了!
因此,宋朝讓韓世忠部接管鎮江防線,而劉光世殘部退守韓世忠的原來的防區——平江府吳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農曆十月中旬,金軍元帥完顏宗弼等,在總結攻打鎮江失敗教訓的基礎上,金軍避開宋軍及匯龍軍的防區,在建康(南京)南100裏左右的馬家渡(今安徽馬鞍山市東北),號稱十萬的大軍趁著夜色渡江突破長江天險,並占領長江南岸登陸地區,由於這一帶宋軍沒有重兵防禦,因此,金軍幾乎沒有任何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