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米的距離上,滑膛槍已經能夠突破重甲,對重甲單位產生致命威脅,這個距離上,滑膛槍的攻擊精度非常不錯,對於優秀射手來說,甚至可以做到說打頭就打頭。
朱弘棟對早期的前裝火槍的數據並不是非常熟,他估計滑膛魯密銃的數據,應該已經全麵優於同時期西方大多數滑膛槍的數據了。
畢竟論起加工手段來說,張天倫領導下的軍械廠,應該是全麵領先於同時代的西方水平。
與滑膛槍相比,線膛槍各種數據幾乎全麵提高了一個檔次。
線膛槍的精確射擊距離,直接被提高到將近二百米,對於優秀射手來說,即使在二百米的距離之外,仍然能夠將子彈精準的投射到一個人體大小的靶子上。
而二百米的距離上,線膛槍仍然能夠突破皮甲,能夠對輕甲單位產生致命威脅。
線膛槍突破重甲的距離,一下子提高到將近一百二十米。
這就意味著,毫無防護的重甲單位,遠在一百二十米的時候,就要麵臨線膛槍的精準射擊。
朱弘棟估計線膛魯密銃的這個數據,哪怕放到獨立戰爭時期,恐怕也是相當優秀的。
甚至到了一鴉時期,這個數據應該也不會落後於世界各國主流槍械的水平。
可惜線膛槍為了保證射擊精度,子彈必須緊密貼合槍管,用上碎布或者皮革包裹子彈,盡量減少子彈與槍管之間的間隙。
這種方式導致了線膛槍中彈會比較費力,裝彈速度緩慢,往往一分鍾也隻能發射兩次。
這個裝彈速度,很難有效防禦住敵人的集團衝鋒。
所以從戰場作用上來說,線膛槍除非裝彈速度有大的提升,否則它暫時隻能處於輔助地位,成為獵兵手中的利器,用於定點清除敵人的基層軍官、旗手、傳令兵、神射手、遊騎等單位。
總體來說,這次膛線的出現,令朱弘棟非常滿意,這讓他在戰場上,又多了一樣殺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