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縣的驛站是嶽昶在知縣任上時的政績之一,隻是這裏有別於一般的朝廷招待所,它竟然建在了遠離縣城的郊外。
其實熟知嶽知縣的人都明白,這縣太爺為了能得道升仙已經著了魔!他之所以這麽幹,完全是因為新建的驛站緊挨著孟縣香火最為鼎盛的紫雲觀。
原來嶽昶除了平時在後宅的地道裏修煉外,也會趁著來驛站公辦之時,到紫雲觀裏修行一番。
但他絕對想不到,為了一己之私搞出來的政績,恰恰便宜了自己的仇人!
道觀名為紫雲,寓意紫氣東來!該說不說,這裏有山有水確實是個養人的好地方!
紫雲觀觀主是一個年約四旬的漢子,隻是此人可不是大宋的子民,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北地漢人,更是段秋河的密友!
兩個北地漢人到底為什麽潛伏在這麽一個小縣城,或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原因。當然,那趙軍肯定也知道一些秘密。
再來說說那紫雲觀,據說在十幾年前,這裏僅僅隻是一個三進三出的破宅子。可誰能想到,自打紫雲觀主來到道觀之中,幾年不到的光景,它竟成了一處遠近聞名的大道觀。並且他本人也是知縣老爺的座上客,時常進入縣衙。
或許在大宋,信奉道教的善男信女的確比比皆是,那徽宗皇帝為什麽被稱為道君皇帝?他為什麽弄出來一個花石綱?還不是因為他崇信道教的原因嗎?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喜歡,下麵的人自然便會更加歡喜。
可如今天災人禍連綿不絕,誰還有閑錢來道觀打賞呢?
然而紫雲觀似乎從來不缺香客,尤其是那些去往北地做生意的商人。
隻是那些商人做的都是些什麽生意,一般人現在還不得而知。反正這幾年,隻要粘上紫雲觀的,通通賺的盆滿缽滿。
另外則是近幾年不知怎麽回事,那紫雲觀並不怎麽對外開放,而是時常閉門修整,也是讓人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