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占軍離開廳堂之後,眾人商議了一下行動時間,沒多久也都散了。
李長安沒有留在將軍府,而是直接來到了位於精鹽製造廠內的工匠部。
一路上,他的腦子裏不停的在思考著研製火藥的事。
火藥的做法很簡單,一硫二硝三木炭,李長安不僅熟悉,前一世在鄉下還沒少做土炸彈玩。
火藥的問題倒是好解決,但是要想造出槍械來還是沒戲,因為通過火煉法鍛造出來的精鐵還是太脆了,要想做出槍械來,勢必要掌握煉鋼的工藝!
無論是最重要的膛線又或是其他的一些零部件,若是缺少了鋼材所做的零部件,根本無法保證質量,殺敵所用的火槍將會隨時變成自爆的危險品!
不過,李長安倒是還有一招——榆木炮!
榆木炮,前世又稱為土炮,最常見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遊擊隊苦於沒有重武器,經過了無數的集思廣益,才想出來用樹形筆直、木質堅硬的榆樹來製作炮身。
雖然說這種榆木炮精準度很一般,而且威力業有限,但卻是李長安如今唯一能經過努力研發出來的武器。
其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於製作,隻需要找一顆粗壯的榆樹,在尾部留下一截實心的樹幹,將前半段的將樹心掏空,然後再在腰處鑽出來一個用於引火的小洞,這就大功告成了。
來到工匠部之後,李長安直接喚來了所有的工匠,讓他們停下手裏鍛造著的鐵劍,開始給眾人講解起了榆木炮的製造要點。
說著,他拿起了紙筆,先是在桌案上畫起了榆木炮形狀,然後又講述起了火炮發射的原理。
大炮這種東西終究是太過超前了,單單一個最為簡單的榆木炮,李長安就足足講了四個鍾頭,畫了足足十二張宣紙的製作圖。
炮身的製作要點講完了,他又開始對眾人講起了火藥的配方和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