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低頭凝思,馬上覺出這七個字說得極好,比起五代時期軍閥們的名言:“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要本質得多,深刻得多。
眼見皇帝老爹在琢磨自己那句話,趙德昭額頭上生出了細汗,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剛剛說錯話了,不小心在皇帝老爹麵前暴露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野心,後果如何,實在很難預料。
“這話說得好!”趙匡胤輕輕一拍桌子,由衷的讚道,他知道這不是兒子自己能想得出來的,便問:“這是你在哪本書裏看得來的?”
“一本閑書野史上,忘記書名了。”
趙德昭含糊帶過,他隻想盡快跳過這個敏感話題,免得皇帝老爹以為自己是心懷不軌,想學習唐朝李二帶兵把自家老爹幹下台。
趙匡胤不再追究細節問題,他放下了筷子,起身在桌邊來回快速走動,然後驟然停下轉頭看了過來,忽然冷不靈丁發問:
“薛居正臨終上奏,懇請我立你為太子,那道遺章你也看過了。二郎,爹爹現在問你:你想做太子嗎?”
麵對皇帝老爹仿佛穿透人心的目光逼視,以及這句靈魂之問,趙德昭的心髒都從胸腔躥升到頸腔,繼而跳到了嗓子眼上。
短短一瞬間,趙德昭腦海裏飛速掠過了好幾種應對答案。
做出一副孝順姿態,回答說:“兒子隻求一世做爹爹的好兒子,唯願父皇萬萬年”嗎?這就太虛偽了,哄騙一下那種腦子不清醒的昏庸之君還行,怎麽可能騙得過老爹這樣的開國雄主?這樣惺惺作態,隻會招來老爹的鄙視。
做出一副惶恐姿態,回答說:“兒子才淺德薄,不敢有此妄想”嗎?這樣就太慫了,同樣會讓擁有一副雄心虎膽,向來剛強自信的老爹瞧不起。
既然怎樣回答都有風險,還不如按照本心作答,賭上一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