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在濮陽城這場大敗,還真夠他受的。身體大麵積燒傷,胡子也燒了。要說這胡子跟著曹老板也夠悲催的,要麽被燒,要麽被割。不過這通折騰,讓曹操的胡子足以躋身《三國演義》三大有特點胡子之一,可與關羽的負離子胡子和孫權的變異胡子齊名。能獲得三國胡子界最佳悲情獎。
被燒了胡子的曹操反而清醒了,對付呂布,一定要鬥智不鬥力,小心提防那個陳宮。陳宮的計策不被呂布采納還好,萬一被采納一條,都是致命的毒計。眼下趁著呂布慶功,曹操讓人放出風去,說自己在濮陽城中受傷,回寨身死!
呂布得到消息,反應十分迅速。帶兵就衝向曹操大寨,非常順利的殺進曹操精心準備的馬陵山埋伏圈,接著遭到了曹軍伏兵的熱烈歡迎。那場麵絕對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要不是呂布勇猛殺出,這一次就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海洋中了。
這場馬陵山大戰,讓呂布沒能全殲曹軍,也沒讓曹操圍死呂布。不過這場大戰之後,雙方進入了僵持階段,誰也不率先出兵。人雖然不活動了,昆蟲們卻活動了起來。山東、河南一代蝗蟲遮天蔽日,糧食歉收。呂布和曹操都缺糧食,因此連僵持都免了,各自解決各自的吃飯問題,戰爭告一段落。
沒有飯吃是件大事,而且是件非常大的事。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傳承不息,最重要的一條物質基礎就是有飯吃。草原上曾經崛起過很多軍事實力極強的遊牧國家,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把他們打敗消滅了,而是一場大風暴之後,全國陷入饑荒,這個國家就完蛋了。行動能力強的,就西遷到毆周搶吃的。心眼活泛的,就南下河套地區求口吃的。這就形成了毆周人眼裏的“上帝之鞭”和融入漢族的遊牧民族。比如張遼張文遠,祖宗進入內地之後,傳到張遼這一輩,哪還有一點匈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