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龍虎山上,罕見的四宗師齊聚。
趙丹坪這些年離開龍虎山,在天子身側做書寫青詞,其中的艱險自然不足為外人道。
又因為皇帝身邊還有黑衣僧人楊太歲,趙丹坪拂塵破百甲,與其時常針鋒相對,性子變得更加圓融。
其次則是一生中大半時間都在閉關圖破關的趙希翼,才氣超群卻生性散淡的趙希摶。
原本道門掌教不應該是如今的趙丹霞,隻不過徐龍象的師父趙希摶年輕時候性子太過特別,雖然有才,但在山下晃了半輩子,年老時候才重新回來,在山下破舊道觀住下,教導徐龍象,還給道觀取了個名字,逍遙觀。
次日龍虎山四大天師聚首自然是有要事相商量。
其中重要的是帝國版圖改製,道門原本二十四治區必然要尾隨其後作出修改,再者設立僧正一職。
佛道之爭關乎於氣運。
當然此刻又多了一些新的問題。
趙希摶看見自己的侄兒趙丹坪後就臉色不是很好。
因為對方是從京城朝堂而來,自然是向著京城,有意刁難北涼,而且剛剛李淳罡一聲“劍來”讓龍虎山上這麽多木劍都飛了出去,卻是有損他們臉麵,至少趙丹坪是這麽看的。
“嗬嗬。”趙希摶看著趙丹坪的冷臉,沒好氣道。
“你要是有能耐,你下山去和那李春剛比劃比劃啊?”
趙丹坪臉色耷拉著,片刻後還是心虛稍寧,從祖師爺石碑上跳了下來。
不過仍是嘀咕道:“縱使比不過那李淳罡,那小輩之中,齊仙俠的劍總可以和那徐鳳年一較高下吧,除非徐鳳年成為了第二個洪洗象……”
“嗬嗬!”趙希摶還是對自己的這個侄兒不太對付。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不管從道聽途說來的消息還是和徐鳳年之前接觸自己的感覺來看這個徐鳳年都很不簡單。
所以即便他們龍虎山的年輕外姓道士之中,齊仙俠被稱之為“天下道門用劍第一”,甚至於比武當山的“劍癡”王小屏還要更強,但是可能多半還是不如和李春剛一路同行的徐鳳年的對手。